根据不同症状,感冒可分为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等五种类型,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如有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和锻炼。
1.普通感冒
又称急性鼻咽炎,简称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病种,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多发。
2.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3.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多于夏季发作,儿童多见,偶见于成年人。
4.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体检可见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等,在感染感冒后需要特别关注。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自行用药,如需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儿童感冒后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并发症,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和精神状态。老年人身体抵抗力较弱,感冒后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如肺炎等,需要及时就医。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心脏病等,感冒后可能会加重病情,需要特别注意。
总之,感冒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对于特殊人群来说,也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