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小儿脑瘫的原因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因素。产前因素有遗传、感染、理化因素、母体因素等;产时因素主要是早产和难产;产后因素则有胆红素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感染、脑发育畸形及核黄疸等。
一.产前因素
11.遗传因素近亲有脑瘫、智力障碍或先天畸形者,脑瘫发生率较高。
2.妊娠早期感染如风疹、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等。
3.理化因素受孕前、孕期内的大剂量射线照射,化学毒物或药物、妊娠期的感染、妊娠毒血症、糖尿病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
4.母体因素母亲智力低下是脑瘫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母亲患癫痫、孕前患甲亢,或有两次以上死胎者与脑瘫明显相关。
二.产时因素
1.早产早产儿体重<2500g,脑瘫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
2.难产可致胎儿脑损伤,如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难产时多次高位产钳,均可加重脑缺氧及颅底骨折。
三.产后因素
1.胆红素脑病为脑瘫重要原因,随着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升高,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2.缺氧缺血性脑病窒息是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原因,严重窒息的患儿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
3.颅内出血
产伤、急产、难产及出血性疾病均可致颅内出血,以早产儿多见。
4.感染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均可影响脑的发育。
5.脑发育畸形多为先天性,如先天性脑积水、小头畸形、脑皮质发育不全等。
6.核黄疸为脑瘫重要原因,随着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升高,核黄疸的发生率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