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不齐和心律不齐区别包括概念差异、病因不同、症状表现不同等。
1.概念差异
窦性心律不齐指的是窦性心律的起源未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大于或等于0.12秒。而心律不齐则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所引起的心跳不规则、过快或过慢等症状的总称,其范围更广,涵盖了多种心律失常类型。
2.病因不同
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青少年,与呼吸有关,吸气时窦性频率加快,呼气时减慢,一般无临床意义。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则多见于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正常人,与呼吸无关。心律不齐的病因则更为复杂,可由于生理性因素如情绪变化、运动等引起,也可由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引起。
3.症状表现不同
窦性心律不齐患者一般情况下没有自觉症状,个别患者会有心慌症状。而心律不齐患者则可能出现乏力、憋气、心悸等症状,进一步可出现头晕、晕厥,甚至猝死。
当出现心前区不适、呼吸急促、头晕、晕厥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及其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