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屎拉出血一般是指便血,导致便血的原因包括不良饮食、不良生活方式、直肠炎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不良饮食
比如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长时间低纤维饮食等,均会影响胃肠功能,导致粪便干燥和便秘,进而损伤肛周黏膜,引起便血。
平时应保持合理的膳食搭配,避免偏食或过食刺激性的食物,以减轻胃肠刺激,有利于缓解便血。
2、不良生活方式
比如不规律排便、长时间不运动等,可导致大便硬结或肠蠕动减慢,进而引起便秘,也会刺激肛周黏膜引起便血。
平时应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每日按时排便,避免排便时间过长和过于用力,对缓解便血有一定的帮助。
3、直肠炎
直肠炎是发生于直肠部位的炎症,排便时,排泄物进一步刺激病变部位黏膜,使黏膜下血管破裂,从而导致便血。
患者平时应以低脂、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有利于缓解病情、减轻便血。感染性直肠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起到控制感染的作用;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起到抗炎、缓解便血的作用;病情严重、伴有出血、穿孔的患者,还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比如肠造口术、肠黏膜修补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