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心电图可以检查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疾病。
1.心律失常
心电图可以检测出心跳的规律性、速度、力度等方面的异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房颤、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能够准确判断心律失常的起源、发生与性质。
2.心肌缺血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肌缺血时的电生理变化,如ST段下移、T波倒置等。虽然心电图不能直接确定心肌缺血的病因,但它是诊断心肌缺血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通常会呈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
3.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可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ST段压低或抬高等情况,还可显示心肌梗死后的异常Q波。心电图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及时发现心肌梗死的存在并判断其梗死部位。
4.心脏瓣膜病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瓣膜病变时的电生理改变,如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狭窄等。虽然心电图对于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不是直接依据,但它可以提供一定的线索,有助于医生进一步判断病情。
5.心肌病
心电图可以显示心肌病时的电生理异常,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这些异常表现有助于医生对心肌病进行初步诊断,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患者在检查后应将心电图结果交给医生进行解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