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内热(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多表现为五心烦热等)一般与饮食不节制、作息不规律、胃火旺盛、阴虚火旺、肝火旺盛等因素有关。根据这些原因,建议患者选择清热降火、滋阴清热、清泻肝火的食物,必要时配合使用清胃泻火、滋阴降火以及清热泻火、疏肝解郁的药物治疗。
1.饮食不节制
长期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油条、大蒜等,这些食物会导致湿热在体内积聚,从而引发内热症状。建议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适当多吃苦瓜、黄瓜、西瓜等具有清热降火作用的食物,有助于缓解内热症状。
2.作息不规律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等作息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容易导致身体阴阳失衡,阳气不能内敛而外溢,从而产生内热。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另外,还可适当吃西瓜、绿豆等清热降火的食物,从而减轻内热不适。
3.胃火旺盛(胃功能亢进,出现热象)
胃火旺盛通常与饮食、环境因素有关,胃火旺盛容易导致体内津液不足,影响消化系统,从而引发内热。患者需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清淡饮食,适当多吃降胃火的食物,如绿豆、白萝卜、梨子等。严重者,还可在中医指导下选用清胃黄连丸、牛黄清胃丸等中成药治疗,从而起到清胃泻火的作用。
4.阴虚火旺(阴液亏损,虚火亢盛的病理状态)
阴虚火旺常由于长期熬夜、睡眠不足、饮食辛辣刺激等原因导致,可出现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等内热等状。患者可适当多吃银耳、百合、芹菜等滋阴清热的食物。必要时,可在中医指导下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滋阴降火的中成药治疗,帮助缓解不适。
5.肝火旺盛(肝脏疏泄功能失常,导致热气积聚)
肝火旺盛可造成肝脏功能失调,导致肝阳上亢(肝气郁结化火,阴不敛阳而亢进)或肝热炽盛(火热炽盛,内扰于肝所致病理现象)的状态。而肝脏主疏泄,调节体内气机和情志,当肝脏功能失常时,容易导致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进而产生内热。患者需保持饮食清淡,可适当吃清泻肝火的食物,常见的有苦瓜、西红柿、苹果、百合、西瓜等。必要时,还可遵医嘱选择一些药物治疗,如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等,起到清热泻火、疏肝解郁的效果。
由于造成内热的原因较多,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明显,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辨证论治的基础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