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长水痘主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而免疫力低下、接触感染源和环境因素等都可增加感染风险,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等。
一.病因
1.免疫力低下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水痘病毒。
2.接触感染源接触水痘患者或带状疱疹患者的飞沫、疱液等,容易感染水痘病毒。水痘的传染性极强,特别是在幼儿园、学校等儿童密集场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另外,间接接触,如与携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患者共同使用毛巾、床单、浴盆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3.环境因素季节变化、气候干燥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水痘病毒的传播机会。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避免抓破疱疹,以防继发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避免受风着凉;多饮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粥类、面条、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对症治疗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若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和复方小儿退热栓等。
3.抗病毒治疗免疫健全的儿童患水痘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因为水痘是自限性疾病。但对于重症、有并发症或免疫受损的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和伐昔洛韦等。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