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血症是指血液中蛋白质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如果是因生理因素所致的短暂性降低,一般不是很严重;但如果是因病理因素导致的持续降低,则具有一定的严重性。
1.不严重
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运动员或健身爱好者,可能由于高强度的训练导致肌肉分解增加,进而引起暂时性的血清蛋白降低。然而,这类人群通常能够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和休息来恢复正常的蛋白质水平。一般情况下并不严重。
2.比较严重
当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低于25g/L时,患者可能出现水肿、腹水、胸腔积液等严重临床表现,通常提示病情较为严重。此外,如果低蛋白血症是由于慢性肝病或肾病等慢性疾病引起,表明肝脏合成蛋白能力或肾脏排泄功能长期受损,病情往往比较严重。在严重低蛋白血症的情况下,可能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如心脏、肾脏、呼吸系统的并发症,这些情况均提示病情的严重性。
当查出患有低蛋白血症时,应及时进行干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能够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此外,复方氨基酸胶囊也是常用的补充蛋白质的药物,可遵医嘱用药。
对于因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导致的大量尿蛋白丢失,患者可以使用缬沙坦胶囊、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降压药,以减少尿蛋白的丢失,减轻肾小球的压力。对于严重的尿蛋白丢失,还可联合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以改善肾功能,减轻低蛋白血症。
对于由肝炎、肝硬化等病毒感染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以减轻肝脏功能损伤,提高机体内血清白蛋白水平。对于存在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修复。
对于因肝衰竭、肾衰竭等导致的严重低蛋白血症,透析治疗可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降低血液中毒素的浓度,从而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