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即高热,临床上体温分级以口腔和腋下温度为标准,二者分级标准相同。成年人腋下和口腔体温38.5℃通常不算高热。根据腋下和口腔体温升高程度可分为低热是37.3-38℃、中度热是38.1-39℃、高热是39.1-41℃和超高热是41℃以上。腋下和口腔体温38.5℃属于中度热范围,所以不是高热。
虽然成年人腋下和口腔体温38.5℃不属于高热,但是仍然需要积极进行治疗,以免病情持续进展,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患者可采取物理方式降温,比如使用温水(约32-34℃)浸湿毛巾,轻轻擦拭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有助于促进散热,降低体温。也可以将冰块包裹在毛巾中,置于额头或颈部,通过传导作用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目的。
如果通过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可遵医嘱服用退热药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这些药物可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发热是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还应根据医嘱使用奥司他韦、金刚乙胺、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发热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对抗病原体。因此,患者应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方面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蔬菜汤等,避免进食炸鸡、藤椒等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