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于面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脂溢性皮炎可能与皮脂分泌异常、马拉色菌定植与繁殖、个体易感性、免疫反应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相关。皮脂分泌过多为马拉色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马拉色菌的代谢产物可进一步刺激皮肤引发炎症。个体的遗传背景也在其中起着一定作用,使得有些人更容易患上脂溢性皮炎。精神压力大、焦虑等情绪因素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患者脸部通常会出现红斑、油腻性鳞屑,可伴有瘙痒。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外貌形象和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渗出、结痂等情况。
治疗方法多样,包括遵医嘱外用药物治疗,如氟康唑、左氧氟沙星等,以减轻炎症和控制真菌繁殖。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如保持面部清洁、避免过度日晒、作息规律、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等。对于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口服药物治疗。
日常要选择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注意保湿,使用无刺激性的护肤品。避免搔抓皮损处,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