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神经生理学因素、脑组织器质性损害、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治疗方法包括教育治疗、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支持治疗等。
1.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
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功能异常,如多巴胺更新率降低,肾上腺素变低,或者抑制性氨基酸和兴奋性氨基酸代谢失调,都可能导致孩子的动作增多。
2.神经生理学因素
与大脑额叶发育不良有关,尤其是前额叶。脑电图检查可能显示异常率增高,提示大脑皮质反应可能较慢,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
3.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在怀孕期间或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轻微脑部受伤害,如孕妇贫血、肾炎、甲状腺肥大、不当使用药物、抽烟喝酒等,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大脑,导致多动症。
4.遗传因素
多基因遗传、染色体异常、先天体质缺陷等都可能对孩子的脑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引发多动症。
5.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有重要影响。如教育方法不正确、对孩子要求过高、缺乏父母关爱或过度溺爱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发育出现问题,进而出现多动症。
二.治疗
1.教育治疗对于学龄前多动症患儿,以教育治疗为主,包括鼓励孩子、避免苛刻要求、避免歧视和挖苦等。
2.行为治疗以学习学说的概念为基础,包括奖赏性的条件反射疗法及对多动儿童的非多动行为进行强化等。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多用于病情严重的多动症患儿,最常用的药物是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托莫西汀和小儿智力糖浆等。但需注意,药物治疗可能产生副作用,因此应谨慎选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心理支持治疗通过减少患儿的挫折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患儿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5.家庭行为训练治疗让孩子通过一系列简单和固定的自我命令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些命令在长期控制训练后会内化和定型,成为患儿的条件反射之一,对病情的控制有帮助。
请注意,以上治疗方法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