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指发热,宝宝发烧39摄氏度的原因可能包括过敏反应、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肺炎、肺结核等,需对因处理。
1、过敏反应
当花粉、宠物毛发等过敏原进入体内,机体会释放出多种炎症因子,如组胺、白三烯等,作为致热源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异常。此时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等药物,可以控制组胺分泌。
2、细菌感染
因为细菌侵入人体后,在局部或全身引起炎症反应,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其调节点升高。因此需遵医嘱使用头孢羟氨苄片、罗红霉素胶囊、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可以减轻体温中枢受到的刺激。
3、病毒感染
病毒毒素和病毒本身激发体内的免疫反应,产生细胞因子和免疫物质,作用于体温中枢,使其出现发热。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分散片、盐酸伐昔洛韦片等药物,可以消灭病毒,改善病情。
4、肺炎
因炎症不断刺激肺部,导致肺内组织出现充血、水肿、炎性浸润等病理改变,使大量的炎性渗出物沉积在肺泡中,形成一个或多个炎症病灶,加大对机体的刺激,造成体温39摄氏度。此时可以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片、甲硝唑胶囊、替硝唑胶囊等药物,能够消灭细菌,帮助改善发热。
5、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会在肺部或其他部位形成结核病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持续对抗结核分枝杆菌,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从而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而散热减少,进而引发发热。因此需要按照医生的说明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等药物,能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成。
如果宝宝体温无法下降,此时需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