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常见的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
红色毛癣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侵袭性。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也会导致脚气的发生。这些真菌可以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如脚部多汗、不透气的鞋子等都为其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如与感染者共用拖鞋、毛巾等。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也容易感染皮肤癣菌。自身传播也是常见途径,比如用手搔抓患部后又接触身体其他部位,可能会引起体癣等其他癣病。
脚气常表现为脚部瘙痒、水疱、脱皮、糜烂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引起剧烈瘙痒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会引发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化脓。而且,脚气还可能会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一般通过症状、体征进行初步判断,结合真菌镜检或培养等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真菌镜检可以直接观察到真菌菌丝或孢子,培养则能更准确地鉴定真菌的种类。
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如达克宁乳膏、克霉唑乳膏等,需按照疗程使用。对于病情严重、反复发作或外用药物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同时,要注意保持脚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