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乙肝抗体仍有可能感染乙肝,但感染的几率通常较低。
乙肝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产生的一种保护性物质,主要包括表面抗体(抗-HBs)等,当体内有足够浓度的乙肝表面抗体时,可以与乙肝病毒表面的抗原结合,从而阻止病毒进入肝细胞,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只要抗体滴度足够高,如大于10mIU/ml,对乙肝病毒就有较好的免疫力,能有效抵御乙肝病毒的侵袭,感染乙肝的可能性较小。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抗体也可能感染乙肝,比如当乙肝病毒发生变异,其表面抗原的结构发生改变,使得抗体无法有效识别和结合病毒,就有可能突破抗体的保护而感染。
另外,如果接触到大量的乙肝病毒,超过了抗体的中和能力,也可能导致感染。
此外,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滴度可能会逐渐下降,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复查和加强免疫,当抗体滴度降至保护水平以下时,感染乙肝的风险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