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短效降压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1.硝苯地平片
属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供,从而发挥降压作用。起效快,舌下含服1-2分钟即可起效,作用持续时间短,一般为3-5小时。
2.卡托普利片
为人工合成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率在75%以上。在体内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同时还能抑制缓激肽的水解,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尤对其他降压药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高血压有效。
3.盐酸可乐定片
主要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后膜α2受体,以及咪唑啉受体,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此外,还能兴奋节后交感神经活性,减少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使尿钠和排水量增加,起到降压作用。
4.硝普钠
为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对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均有直接扩张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其作用迅速,停止滴注后作用维持1-10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短效降压药作用时间短,血压波动大,不适合作为长期降压治疗的首选药物。一般仅适用于高血压急症、围手术期高血压的临时降压治疗,以及短期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建议选择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服用短效降压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应注意监测血压,避免因血压过低而引起不适。对于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
总之,短效降压药是一类重要的降压药物,但由于其作用时间短、血压波动大等缺点,不适合作为长期降压治疗的首选药物。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并注意监测血压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