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风的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甾体类抗炎药、碱性药物、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等,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1.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越早用药,效果越好。秋水仙碱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导致骨髓抑制、肝肾损伤等。因此,在使用秋水仙碱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剂量服用,避免过量使用。
2.非甾体类抗炎药
如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等,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可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的症状,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等,长期大量使用还可能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有胃肠道疾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此类药物。
3.甾体类抗炎药
即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具有抗炎作用,可迅速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的症状。但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且停药后容易复发,因此一般不主张作为痛风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4.碱性药物
如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的症状。同时,碱性药物还可预防尿酸盐结晶在肾脏的沉积,保护肾功能。
5.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可抑制尿酸的生成,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减少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过敏反应等,严重者可导致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因此,在使用前应进行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6.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如苯溴马隆,可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从而减少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有严重肾功能不全、尿路梗阻的患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