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措施主要包括疼痛、心输出量减少、恐惧、活动无耐力、便秘、潜在并发症等,护理措施主要有评估疼痛、给予心理护理、协助生活护理、观察病情、给予药物止痛等。
1.疼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护理措施:
评估疼痛的程度、性质、发作时间及诱因,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变化。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其生活护理,满足其生活需要。
给予心理护理,安慰患者,解除紧张情绪,以减轻疼痛。
遵医嘱给予哌替啶或吗啡止痛,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2.心输出量减少:与心肌梗死导致心脏功能下降有关。
护理措施:
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等,了解心脏功能的变化。
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改善心肌缺氧状况。
给予患者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按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注意药物的浓度、速度及副作用。
3.恐惧:与剧烈疼痛、病情严重有关。
护理措施:
关心患者,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治疗措施,介绍成功病例,增强其治疗信心。
指导患者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听音乐等,缓解恐惧情绪。
4.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梗死导致体力下降有关。
护理措施: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活动计划,逐渐增加活动量。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进食等。
鼓励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抬腿等,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活动时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如有异常及时停止活动。
5.有便秘的危险:与卧床休息、进食少有关。
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多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多饮水,促进肠蠕动。
协助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便。
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如开塞露等,必要时灌肠。
6.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无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
按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准备好抢救药品和设备,如除颤器、起搏器等,以备急用。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安慰患者,稳定其情绪。
总之,对于心梗患者的护理,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全面的身心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