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分为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四种类型,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乏力、水肿、出血等症状。
1.脾气虚
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所致。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食后腹胀、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大便溏薄等症状。
2.脾阳虚
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体虚所致。主要表现为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四肢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坠胀,里急后重,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中气下陷
多由脾气虚衰,升举无力,气机下陷所致。主要表现为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坠重;或久泻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脱垂等。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目眩,面白无华等症状。
4.脾不统血
多因久病脾虚,或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气,导致脾不统血。主要表现为便血、尿血、崩漏、皮下紫癜、妇女月经过多、淋漓不尽、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需求,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