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成人安静状态下的窦性心率<60次/分。其原因众多,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原因。
1.健康的成年人
尤其是运动员、睡眠状态时,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可在50~60次/分。
2.药物
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胺碘酮等,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3.疾病
(1)颅内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脑外伤等。
(2)严重缺氧: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贫血、休克等。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率降低,心率减慢。
(4)心脏疾病:如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可影响窦房结的功能,导致窦性心动过缓。
(5)其他:如阻塞性黄疸、缩窄性心包炎等。
4.窦房结功能障碍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原因,窦房结本身的病变或退行性变,可导致起搏功能障碍,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迷走神经亢进,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
6.其他
一些全身性疾病,如恶病质、低温等,也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总之,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