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主要与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加、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变、医源性因素等原因有关,分度主要依据脱垂程度,可分为Ⅰ度、Ⅱ度、Ⅲ度。
一.病因
1.分娩损伤难产、第二产程延长、经阴道手术助产等,均可导致子宫颈、子宫旁组织和骨盆底肌肉与筋膜过度伸展或裂伤,如果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可能导致未恢复的盆底组织损伤,日后发生子宫脱垂。
2.长期腹压增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腹水或盆腹腔巨大肿瘤等,均可引起腹腔内压力增加,促使子宫脱垂。
3.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变青春期前子宫发育不良、多产妇、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等,均可导致盆底组织萎缩退化,失去正常张力,无法维持子宫正常位置。
4.医源性因素除了上述分娩损伤外,子宫托使用不当、长期放置在阴道内,也可能导致子宫脱垂。
二.分度
1.Ⅰ度轻型为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小于4cm,重型为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
2.Ⅱ度轻型为宫颈已脱出阴道口外,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为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外。
3.Ⅲ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脱垂可能会导致腰骶部酸痛、下坠感,尤其在劳累后加重,且可能伴有排尿、排便异常。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影响性生活。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