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盗汗可能与环境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结核等疾病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环境不良
患者处于高温闷热环境时,为保持身体温度稳定,便会以出汗的形式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从而会引起身上盗汗。
此种现象一般不用特殊治疗,患者日常需尽量保持室内环境温湿度适宜,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以减少汗液分泌,缓解身上盗汗的症状。出汗过多可能会引起脱水,患者需适当补充水分,以防止发生脱水的情况。注意保持良好心态,不要过分紧张。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因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可导致代谢加快,进而也可能会出现身上盗汗的情况。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甲硫氧嘧啶等药物治疗,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缓解身上盗汗的症状。若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病情较重,则还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甲状腺。此病在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多个器官受累,因此患者在确诊后应尽早接受治疗,降低疾病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3、肺结核
肺结核是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随着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持续繁殖,可导致体温升高,机体为控制温度,也可能会出现身上盗汗的症状。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等药物控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缓解身上盗汗的症状。若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结核性脓胸、肺组织内空洞等情况,则需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本病在得到正规治疗后,预后大多较好,患者通常可以达到痊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