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就医,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尽早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能够极大程度降低发病风险。狂犬病暴露后处置的主要内容包括:
1.伤口处理
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清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细菌感染。如果伤口较深,需要清创并缝合。
2.疫苗接种
狂犬病疫苗应尽早接种,一般建议在咬伤后的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共5剂。如果伤口位于头面部、上肢或严重咬伤,可能需要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被动免疫制剂
对于严重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需要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同时,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以中和伤口周围的病毒,减少发病风险。
4.观察动物
如果伤人动物在10天内没有死亡,或者经过专业动物医生观察,可以停止狂犬病疫苗的接种。
此外,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狂犬病暴露后处置的原则与一般人群相同,但需要注意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如果对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