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烂脚常见部位为足趾、足底受力位置、足跟等,但是否需要截肢,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析。
一.烂脚部位
1.足趾特别是脚趾尖,由于这里是肢体的末梢位置,神经营养和血液供应相对较差,因此容易发生溃烂。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加上鞋子不合适或外伤等因素,脚趾尖很容易成为首个溃烂的部位。
2.足底受力位置如足底的外侧和大拇趾脚底下,这些部位由于承受体重和行走时的压力,容易发生摩擦和损伤。如果伴有神经病变,对疼痛等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就容易忽视这些微小损伤,进而发展为溃烂。
3.足跟足跟皮肤较厚,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加上长期行走或站立造成的压力,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和感染。
二.是否需要截肢
如果糖尿病足的病情较轻,感染和坏死范围小,通过积极的保守治疗,如控制血糖、使用改善循环的药物、抗生素抗感染、清创换药等处理,有可能避免截肢。然而,如果病情严重,如足部溃疡深达骨骼、肌腱,合并严重感染,出现坏疽,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为了控制感染、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挽救患者生命,可能需要考虑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