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太低一般是指心率偏低,心率偏低可能与生理性因素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冠心病等病理性因素有关,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节、生活管理、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
一、生理性因素
长期进行运动锻炼、年龄增大等都会造成生理性的心率偏低,一般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二、病理性因素
1、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后,由于自身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到基础代谢,容易出现心率偏低的表现。
如果患者是因为缺碘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饮食中可以适当增加海带、虾米等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甲状腺激素的生成。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多休息,避免抽烟、饮酒,同时保持作息规律,有助于稳定病情。此外,患者还需要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补充甲状腺激素,有助于恢复正常心率。
2、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在病情发作时,可能会因为严重的心肌缺血状态导致身体出现心律失常,容易产生心率偏高或心率偏低的表现。
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通过多休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戒烟戒酒等增强体质,控制疾病。急性发作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等药物,能够起到降低心肌耗氧量,稳定心率的作用。此外,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应及时就医进行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