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因有肾小球肾炎、脑梗死、肝癌等,危害和症状主要与原因有关。
1、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由病原微生物、遗传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可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进而使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造成同型半胱氨酸高。肾小球肾炎临床症状为肉眼可见血尿、蛋白尿、身体水肿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发热、乏力、腰痛等症状。该病若未及时治疗,随着病情持续进展,可引起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心房扑动、心脏瓣膜病等因素引起的病变,可导致速游离形式同型半胱氨酸停止代谢,从而造成同型半胱氨酸高。脑梗死临床症状主要与梗死部位有关,比如大脑前动脉闭塞,临床症状表现为偏瘫、感觉障碍、淡漠等。大脑后动脉闭塞,临床症状表现为对侧偏盲、失读、命名性失语等。脑梗死致残率较高,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3、肝癌
肝癌是由病毒感染、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可导致肝脏正常组织受损,影响肝脏对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造成同型半胱氨酸高。肝癌临床症状表现为肝区疼痛、腹胀、皮肤发黄、发热等。癌细胞转移至骨骼、肺部时,可引起骨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肝癌随着病情进展,可引起上消化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还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