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在医学上是指内耳里碳酸钙的钙盐沉淀以后形成的一种类似于石头的物质。
耳石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内,分为前庭、横半规管、竖半规管和后庭。耳石主要分布在半规管的前庭内,其中包括膜性腔和硬化膜。
在正常情况下,耳石附着在耳石器上,随着头部的运动,耳石会在椭圆囊和球囊内移动,从而刺激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向大脑传递头部的位置和运动信息,帮助人体维持平衡和进行正常的空间定位。
在某些异常情况下,如头部外伤、年龄增大后局部结构退化、内耳缺血、血管痉挛或局部毛细胞功能衰退等,耳石可能会从原来的位置上脱落,移位到别的平衡结构内,如前庭的后外、水平及上半规管内。
体位活动、头位变动时,脱落的耳石会在半规管内移动,刺激半规管内的感受器,导致半规管内淋巴液不能正常流动,进而引发眩晕、恶心、呕吐等耳石症症状。
出现耳石症时,需要通过改变头部位置的手法复位治疗,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以缓解眩晕症状。同时,患者也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维护内耳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