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坠积性改变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依据具体病情判断。
对于一些长期卧床但整体身体状况尚可的患者而言,双肺坠积性改变处于相对较轻的阶段。当患者长时间卧床,重力作用使得肺部低垂部位血液瘀滞,气体交换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在影像学上表现出坠积性改变。此时,若能及时发现并积极干预,如定期帮患者翻身、拍背,鼓励其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促进肺部血液循环和痰液排出,肺部功能可逐渐改善,对患者的整体健康威胁较小。许多因骨折等原因短期卧床的患者,通过此类护理措施,双肺坠积性改变能得到缓解,不会发展为严重问题。
然而,在部分情况下,双肺坠积性改变会较为严重。比如老年患者,尤其是本身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他们的心肺功能本就较差。一旦出现双肺坠积性改变,肺部感染的风险大幅增加。坠积的血液和渗出物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坠积性肺炎,导致患者出现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感染可能迅速扩散,引发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还有一些长期昏迷、无法自主咳痰的患者,双肺坠积性改变也极易进展为严重肺部病变,治疗难度较大。
双肺坠积性改变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和伴随疾病不同而有所不同,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对改善病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