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可分为细菌感染、真菌性感染和其他病原体感染三大类,其中细菌感染以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真菌性感染以念珠菌属和曲霉菌属最常见。
1.细菌感染:
主要致病菌:草绿色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途径:细菌通过血液途径感染心内膜,常发生在有心脏结构异常的患者,如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其他因素:细菌感染也可发生在正常心脏,但较为少见。
2.真菌性感染:
主要致病菌:念珠菌属、曲霉菌属等真菌。
感染途径:真菌可通过血液播散、直接侵犯或医源性操作等途径感染心内膜。
高危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接受心脏手术等患者易发生真菌感染性心内膜炎。
3.其他病原体感染:
细菌感染:除了草绿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其他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也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
真菌性感染:除了念珠菌属和曲霉菌属外,其他真菌如放线菌、奴卡菌等也可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也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但较为罕见。
寄生虫感染:如疟原虫、弓形体等也可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
总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复杂,不同病因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方法和预后也有所不同。对于高危人群,如心脏有结构异常、接受心脏手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患者,应注意预防感染,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