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腋窝温度应该是在36℃-37℃之间的,这是最常用的测量孩子体温的方式,如果孩子饿的体温超过了37℃,则说明孩子存在发热的情况。发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出现过发热的情况,那么孩子在晚上发烧该怎么办呢?
孩子在晚上出现了体温升高的情况,首先要看是不是环境因素导致的,由于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发育不是很完善,在过热的环境中,孩子就会有体温轻度升高的情况,如果孩子的体温只是升高了0.3℃不到,家长可以感受一下孩子被窝的温度,以及观察孩子是否有手汗,如果被窝温度高,并且孩子有手汗,大部分都是环境因素导致的,不需要用药,更换轻薄一些的被子即可。
如果孩子发热已经超过了37.5℃,那么大部分都是病理性的,与孩子感染病毒或者感受风寒有一定的关系。对于病理性因素的发热,低烧时可以先用温水对孩子的额头、腋下、手心足心进行擦拭,并且避免让宝宝穿过厚的衣物,起到促进宝宝散热的作用。同时可以让宝宝先少量饮用温水或者姜汤,起到发散风寒的作用,也可以让宝宝服用板蓝根颗粒,起到抗病毒的作用,都能改善宝宝低烧的症状。
如果宝宝低烧的症状持续不退,并且还有加重的趋势,一旦发热的温度超过了38℃,就要及时的用药治疗。目前推荐用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不但起效快,并且用药也较为方便,有非常好的退烧效果。如果宝宝持续的高烧,并且在用药之后还是没有缓解,那就要就医,看是否是肺部、呼吸道以及其他器官的感染导致的高热,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