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肺、纵隔、胸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命名和分类标准又是什么?到2015年新的WHO(世界卫生组织)出来的时候,它仍然保持了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这样一个命名。也就是说没有参照胃肠胰变成NETG1、NETG2、NETG3或者是NEC,它还在用类癌、不典型类癌的名称。还有一个就是它的评价类癌和不典型类癌,还有这些指标略微不一样。我们说Ki-67、核分裂和坏死都是反映肿瘤活性的,但是在肺、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跟预后相关的这几个指标中,核分裂和坏死是作为分级的指标,Ki-67只是一个参考。以核分裂10/2mm2,就是大细胞或者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也就是说不管是胃肠胰的,还是肺的,都分为两大多数,一部分是分化比较好的,一部分是恶性度比较高的。我们在肺里的类癌和不典型类癌都是分化比较好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分化比较差的,要是类癌是坚决不应当有坏死的,只要看到了坏死就要归到不典型类癌里去,只用Ki-67去区分类癌和不典型类癌不太现实,也就是说去分这个数值,没有预后意义,分不出来。但是Ki-67区分典型类癌和小细胞癌,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Ki-67要大于70%,类癌一般小于10%。可以把它分开,但是把这个类癌、不典型类癌用Ki-67就不行。因此每一个肿瘤器官决定它预后的指标可能会就是略有不同,因此就会采用不同的指标,但是有很多的共性。(采访)肺和纵隔、胸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都是恶性的吗?必须是恶性的,类癌是预后最好的,然后就是不典型类癌,然后就是此外一组了,很凶的大细胞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预后好不好?一般临床的判断指征都用什么?用5年生存率或者10年生存率,一个类癌的时候,五年生存率差不多能够达到90%。但是一个不典型类癌的话,可能就能达到30%,好一点统计数据可能能达到70%左右。因此预后这两个分组是能够区别开的。如何把它分开?又是我们病理的问题,怎么去分类癌还是不典型类癌?就是要看核分裂和坏死。10个高倍视野核分裂<2/2mm2,没有坏死的,我们就归在类癌了。类癌生长就比较慢,预后就比较好,如果临床完整切除以后,可能不需要进一步治疗。但若是个不典型类癌,手术后还是要追加治疗的,因为预后不太一样,但肯定还是比大细胞或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要好。5年生存率,像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都不到10%,大概5%,大细胞可能还好一点,30%左右。因此所有的命名和分级都是跟预后相关,针对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治疗方式选择,因此病理的责任特别重大。
前纵隔占位不一定是癌症,也可能是其他良性疾病。以下是关于前纵隔占位的一些信息:1.什么是前纵隔占位?前纵隔位于胸骨与心包之间,此处的纵隔内有胸腺、淋巴结、脂肪等组织。当这些组织中出现异常增生或肿块时,就称为前纵隔占位。2.前纵隔占位的原因有哪些?前纵隔占位的原
纵隔肿瘤是否严重,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一般来说,纵隔肿瘤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纵隔肿瘤严重程度的因素:1.肿瘤性质:良性纵隔肿瘤通常生长缓慢,较少转移,预后较好。恶性纵隔肿瘤则生长迅速,易侵犯
纵隔恶性肿瘤的存活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肿瘤类型、大小、位置、分期、治疗方法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以下是一些关于纵隔恶性肿瘤存活时间的一般信息:1.肿瘤类型:不同类型的纵隔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某些类型的肿瘤可能对治疗更敏感,存活时间相对
前纵隔结节不一定是肿瘤,也可能是其他良性疾病或正常结构。以下是关于前纵隔结节的一些信息:1.什么是前纵隔结节?前纵隔结节是指位于胸骨与心包之间的纵隔区域内的小结节状病变。2.前纵隔结节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胸腺组织:前纵隔结节最常见的原因是胸腺组织的残留或异常增生
一般情况下,纵隔肿瘤切除后1~3个月可以恢复正常,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性质、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1.术后1~3天:这是术后的急性期,患者需要在重症监护室接受密切监测和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
当进行纵隔肿瘤穿刺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并发症及应对方法:1.出血这是纵隔肿瘤穿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医生会在手术前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并在手术中采取措施减少出血的风险。如果在手术后出现出血,患者可能会感到胸痛、呼吸困难或血压下降等症状。
纵隔肿瘤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以下是一些影响纵隔肿瘤预后的因素:1.肿瘤类型不同类型的纵隔肿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某些类型的纵隔肿瘤,如良性肿瘤,通常预后较好,而某些类型的纵隔肿瘤,如恶性肿瘤,预后
纵隔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症,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如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确定肿大原因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及病理活检等,治疗方案根据具体病因制定。纵隔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症,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纵隔是胸腔内的一个区域
纵隔肿瘤手术后可能会有疼痛,但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以下是关于纵隔肿瘤手术后疼痛的一些信息:1.手术创伤:纵隔肿瘤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需要在胸腔内进行操作。手术过程中,胸部肌肉、肋间神经和其他组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这可能导致术后疼痛。2.疼痛
后纵隔肿瘤是一种在胸腔后纵隔区域生长的肿瘤,可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多种症状。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症状:1.胸痛:这是后纵隔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表现为胸部钝痛、隐痛或剧烈的胸痛。疼痛通常在深呼吸、咳嗽或身体活动时加重。2.呼吸困难:肿瘤可能压迫肺部或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