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简称,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的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其症状主要有代谢率减低、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异常,严重者可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后、碘缺乏或碘过量、遗传因素、其他因素等人群容易得甲减。甲减的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常用的药物有左旋甲状腺素钠,需要终身服药。
文章回答了以下问题:
什么是甲减?
甲减的症状有哪些?
哪些人群容易得甲减?
如何治疗甲减?
以下是根据你的需求生成的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
甲减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代谢率减低:患者会出现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等症状。
精神神经系统:患者会出现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声音嘶哑、听力障碍、腱反射迟缓、跟腱反射松弛期时间延长,严重者可出现痴呆、木僵,甚至昏睡。
心血管系统:患者会出现心动过缓、心音低弱、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心电图呈低电压T波低平或倒置,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
消化系统: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便秘,严重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内分泌系统: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闭经,不孕;男性患者会出现阳痿、性欲减退。
黏液性水肿昏迷:是甲减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冬季寒冷时,常因感染、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中断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使用镇静药、麻醉药、降糖药等诱发。主要表现为嗜睡、低体温(<35℃)、呼吸徐缓、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肉松弛、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昏迷、休克、肾功能不全危及生命。
以下人群容易得甲减: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等。
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后: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会破坏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碘缺乏或碘过量: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或碘过量都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家族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与遗传有关。
其他因素:某些药物(如锂剂、磺胺类、对氨基水杨酸等)、某些化学品(如硫脲类、过氯酸盐等)、垂体功能减退症等也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的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常用的药物有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目标是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内,需要终身服药。治疗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甲状腺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此外,对于甲减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适当增加碘的摄入,如食用含碘盐、海带、紫菜等。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以免导致甲状腺肿。
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
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