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应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手术切除阑尾,手术时机和方式需根据孕期调整,术后需注意饮食、活动和复查。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有潜在威胁,一旦确诊,应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尽快手术切除阑尾。
一、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妊娠早期(1-12周),若阑尾炎症较轻,可保守治疗;若炎症较重,应尽早手术。妊娠中期(13-27周),是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妊娠晚期(28周后),手术时应尽量避免早产。
2.手术方式:一般采用阑尾切除术。对于阑尾穿孔或腹膜炎严重者,可同时行腹腔冲洗引流。
二、抗感染治疗
1.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2.治疗时间:一般在手术前后使用,以控制炎症。
三、其他治疗
1.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以减轻子宫对阑尾的压迫。
2.补充营养:术后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恢复。
3.监测胎儿:密切监测胎心、胎动,了解胎儿情况。
四、术后注意事项
1.饮食:术后待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
2.活动:术后应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
3.复查:术后1周左右复查血常规、B超等,了解恢复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妊娠期间,孕妇的身体和生理功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因此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需要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孕妇在孕期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如果出现腹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