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怕冷主要与肾阳虚和脾阳虚有关,两者在病因、症状和治疗方面均有所不同。
中医认为,怕冷主要与肾阳虚和脾阳虚有关。肾阳虚和脾阳虚都会导致人体的阳气不足,从而引起畏寒怕冷的症状。但两者在病因、症状和治疗方面有所不同。
肾阳虚是指肾阳亏虚,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的。其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男子阳痿早泄,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治疗肾阳虚的方法主要是温补肾阳,常用的中药有附子、肉桂、杜仲、熟地、山药、山茱萸等。
脾阳虚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所致。其主要症状为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面色萎黄,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治疗脾阳虚的方法主要是温中健脾,常用的中药有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出现怕冷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适当运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