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的降血糖药物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其功效与作用、使用禁忌、使用方法和识别技巧各不相同。
目前在中国上市的降血糖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磺脲类: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
2.双胍类:通过减少肝脏糖原输出,增加葡萄糖利用及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
3.α-糖苷酶抑制剂: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
4.噻唑烷二酮类: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5.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以葡萄糖依赖性的方式增加胰岛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
6.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从而降低血糖。
各类降血糖药物的功效与作用、使用禁忌、使用方法和识别技巧如下:
1.磺脲类:
功效与作用: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
使用禁忌: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白细胞减少者慎用。
使用方法:口服,通常在饭前服用。
识别技巧:药品名称中通常含有“格列”“脲”等字样。
2.双胍类:
功效与作用:减少肝脏糖原输出,增加葡萄糖利用及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
使用禁忌:肾功能不全者、缺氧性疾病患者禁用;酗酒者慎用。
使用方法:口服,通常在饭后服用。
识别技巧:药品名称中通常含有“二甲双胍”等字样。
3.α-糖苷酶抑制剂:
功效与作用: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
使用禁忌:对该药物过敏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慎用。
使用方法:口服,通常在吃饭时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
识别技巧:药品名称中通常含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字样。
4.噻唑烷二酮类:
功效与作用: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使用禁忌:心力衰竭患者、水肿患者、有骨折病史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慎用。
使用方法:口服,每天服用一次。
识别技巧:药品名称中通常含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字样。
5.DPP-4抑制剂:
功效与作用: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以葡萄糖依赖性的方式增加胰岛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
使用禁忌:对该药物过敏者禁用;有胰腺炎病史者慎用。
使用方法:口服,每天服用一次或两次。
识别技巧:药品名称中通常含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字样。
6.SGLT-2抑制剂:
功效与作用: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从而降低血糖。
使用禁忌:对该药物过敏者禁用;eGFR低于45ml/min/1.73m2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慎用。
使用方法:口服,每天服用一次。
识别技巧:药品名称中通常含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字样。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使用降血糖药物可能会出现低血糖、胃肠道反应、过敏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