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结核的症状主要包括月经异常、下腹疼痛、不孕症和全身症状等,容易被忽视或误诊,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
子宫内膜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多继发于肺结核。其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月经异常:
月经量过多:由于子宫内膜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侵犯,导致子宫内膜充血、水肿,进而引起月经量增多。
月经周期紊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脱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如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
2.下腹疼痛:
慢性下腹隐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下腹隐痛,多为钝痛或坠胀感,常发生在月经前后。
性交疼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还可能导致盆腔粘连,在性交时可能引起疼痛。
3.不孕症:
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结核可引起输卵管炎,导致输卵管堵塞,从而影响卵子的运输和受精,增加不孕症的发生风险。
子宫内膜损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导致子宫内膜受损,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也会导致不孕症。
4.全身症状:
低热、盗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
消瘦:长期的低热、盗汗和食欲不振会导致身体消瘦。
其他: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稀少、闭经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内膜结核的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子宫内膜活检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子宫内膜结核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盆腔粘连、输卵管堵塞等并发症。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和感染。同时,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总之,子宫内膜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影响生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