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由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肛周脓肿、肛瘘、复杂性肛瘘四个阶段的病变引起,主要症状为肛周流脓、疼痛、瘙痒、排便不畅,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肛门清洁、调整饮食、避免久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期复查。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肛瘘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瘘,中医也称之为“肛漏”。其主要的形成与4个阶段的病变有关。
1.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是肛瘘形成的基础。肛隐窝开口向上,易积存粪便引起感染,且不易引流,导致肛腺感染化脓,形成肛周脓肿。
2.肛周脓肿:是肛瘘形成的急性期表现。肛周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伤口不愈合,形成肛瘘外口。
3.肛瘘:是肛瘘形成的慢性期表现。肛瘘外口反复流出少量脓液,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不适,有时可形成湿疹。
4.复杂性肛瘘:是肛瘘的后期表现。肛瘘管道多,支管和空腔有窦道相通,较难治愈,常需手术治疗。
肛瘘的常见症状包括:
1.肛周流脓:是肛瘘的主要症状,脓液多少与瘘管长短和多少有关。
2.疼痛:一般不剧烈,行走或坐立时加重,脓液引流后疼痛减轻。
3.瘙痒:由于脓液刺激,局部皮肤潮湿、瘙痒,有时可形成湿疹。
4.排便不畅:如果瘘管波及肛管直肠环,可引起肛门失禁,出现排便困难。
肛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肛瘘初期,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外用药物促进伤口愈合。手术治疗是肛瘘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根据肛瘘的不同类型和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挂线疗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开瘘管,清除感染的肛腺和瘘管,以促进愈合。手术前后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局部清洁,按时换药,以促进伤口愈合。
对于复杂性肛瘘或高位肛瘘,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在术后进行规范的治疗和随访。
此外,肛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肛门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肛门,勤换内裤。
2.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防止便秘。
3.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影响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加重病情。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避免排便时间过长。
5.定期复查:肛瘘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如有复发应及时治疗。
总之,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需要及时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肛门清洁,定期复查,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