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是一种非哮喘性支气管炎,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哮喘,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治疗主要为激素,不良反应需注意监测。
EB是一种以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为哮喘。明确诊断主要依赖于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是EB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对于怀疑EB的患者,若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3%,即可明确诊断。若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3%,则需要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激发试验,以排除哮喘。
EB的治疗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常用的药物有泼尼松、泼尼松龙等。剂量为每天15-30mg,口服7-14天。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佳,可能与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不足、疗程不够或同时存在其他气道疾病有关。
对于EB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吸烟,避免呼吸道感染。同时,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咳嗽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骨密度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总之,EB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