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从辨证论治、中药贴敷、中药雾化、中医食疗、针灸、推拿按摩等方面入手,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患者也应注意避免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常伴有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运动后加重,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但存在气道高反应性。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辨证论治:
风寒咳嗽: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治法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剂可选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风热咳嗽: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色黄,常伴有鼻流黄涕、口渴、头痛、恶风、身热等症状。治法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剂可选用桑菊饮加减。
风燥咳嗽: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症状。治法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剂可选用桑杏汤加减。
痰湿咳嗽: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等症状。治法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剂可选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肝火犯肺: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状,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法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方剂可选用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加减。
肺阴亏耗: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为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方剂可选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2.中药贴敷:将中药敷贴于特定穴位,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皮吸收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肺俞、脾俞、肾俞、膻中、天突等。
3.中药雾化:将中药煎剂雾化吸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起到止咳、平喘、化痰的作用。常用的中药有麻黄、杏仁、石膏、黄芩、鱼腥草等。
4.中医食疗:通过饮食调理来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如风寒咳嗽者可食用生姜、葱白等;风热咳嗽者可食用梨、荸荠等;痰湿咳嗽者可食用陈皮、薏苡仁等;肝火犯肺者可食用菊花、枸杞子等;肺阴亏耗者可食用百合、麦冬等。
5.针灸:通过针刺、艾灸等方法刺激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肺俞、风门、脾俞、肾俞、膻中、天突、列缺等。
6.推拿按摩:通过按摩、推拿等方法刺激穴位和经络,调整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常用的穴位有肺俞、风门、脾俞、肾俞、膻中、天突、列缺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同时,中医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急于求成。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避免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总之,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理,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