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结可引起多种耳部不适,较小或位置较浅时可自行取出,较大或位置较深时需就医处理,难以取出或合并炎症时可能需冲洗,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频繁挖耳可预防。
耳结,又称耵聍栓塞,是指外耳道内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阻塞外耳道。耳结可引起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外耳道炎、中耳炎等并发症。以下是一些应对耳结的建议。
1.耵聍栓塞较小或位置较浅时,可尝试自行取出。具体方法是:将耵聍钩沿外耳道后上壁与耵聍之间轻轻插入外耳道深部,以防损伤鼓膜,然后轻轻转动耵聍钩,将耵聍钩住,逐渐钩出。
2.若耵聍栓塞较大或位置较深,或自行取出耵聍过程中出现疼痛、出血等不适,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使用耵聍软化剂滴耳,将耵聍软化后再用吸引器或镊子取出。
3.对于难以取出的耵聍栓塞,或耵聍栓塞合并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耳道冲洗。外耳道冲洗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此外,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频繁挖耳等也是预防耵聍栓塞的重要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外耳道相对较窄,且皮肤娇嫩,耵聍栓塞的处理应更加谨慎。如果发现儿童有耵聍栓塞,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总之,耳结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可引起多种不适症状。如果出现耳结,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频繁挖耳等也有助于预防耵聍栓塞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