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局部治疗、全身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一般在急性炎症开始后6~8周,中耳炎症仍然存在,统称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那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
1.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如果鼓膜穿孔,应禁止滴耳,而改为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并滴氧氟沙星滴耳液。
(2)鼓膜穿孔后:局部应用双氧水清洗,并滴氧氟沙星滴耳液,可起到消炎作用。如果有脓液流出,可以用双氧水清洗后,用棉签拭净,然后再滴药。此外,还可以使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3.全身治疗
(1)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2)骨疡型: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4.手术治疗
(1)鼓膜修补术:适用于中耳粘膜已停止流脓,耳内长期不流脓,鼓膜紧张部小穿孔或紧张部大穿孔,咽鼓管功能良好者。
(2)鼓室成形术:适用于中耳乳突有并发症,如胆脂瘤形成、隐匿性乳突炎、耳源性脑脓肿等,需要手术清除病灶,改善听力者。
5.中医治疗
(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中药进行治疗。
(2)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缓解耳部疼痛、流脓等症状。
(3)耳部按摩:通过按摩耳部的穴位和周围组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耳部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包括病因、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耳部卫生,避免耳道进水,不要自行挖耳,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耳部疼痛、流脓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以上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袁先道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