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出血后,应保持冷静,停止掏耳,头部保持垂直,按压耳屏,冷敷,若出血持续不止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掏耳朵出血后,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止血:
1.保持冷静: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紧张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加重出血。
2.停止掏耳:立即停止掏耳动作,以免进一步刺激耳道和损伤鼓膜。
3.头部保持垂直:将头倾向出血的一侧,让血液自然流出,不要试图用棉花或其他物品堵塞耳道,以免堵塞物进入耳道深处,加重损伤。
4.按压耳屏: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耳前的突出部分),持续5-10分钟,以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
5.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耳朵上,可收缩血管,减少出血。
6.及时就医:如果出血持续不止、出血量较大或伴有耳部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可能包括使用药物止血、烧灼止血或进行耳道填塞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人群在掏耳朵时需要特别小心:
1.患有耳部疾病的人:如中耳炎、外耳道炎等,掏耳朵可能会导致感染加重或引起其他并发症。
2.鼓膜穿孔的人:鼓膜穿孔后,耳道与外界相通,容易感染,掏耳朵可能会加重感染或导致穿孔扩大。
3.婴幼儿:婴幼儿的外耳道相对较窄,且皮肤娇嫩,掏耳朵时容易损伤耳道和鼓膜,应避免自行掏耳。
4.耵聍栓塞的人:耵聍栓塞是指外耳道内耵聍过多,形成硬块,堵塞耳道。这种情况下,不建议自行掏耳,以免损伤耳道或引起疼痛。应就医,由医生进行处理。
总之,掏耳朵出血后应采取正确的止血方法,并及时就医,以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频繁掏耳,保持耳道清洁,避免进水和感染。如果耳部出现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