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用药、手术治疗等,治疗时需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感染,积极治疗鼻部和咽部的慢性炎症,如有耳痛、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三种类型的治疗方法。
1.单纯型
局部治疗:使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局部用药注意事项:用药前需将脓液清理干净,然后再滴药。
2.骨疡型
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3.胆脂瘤型
一经诊断,均需手术治疗。手术目的主要是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重建中耳传音结构。
手术治疗注意事项:手术范围应尽量清除胆脂瘤组织,预防并发症。术后应定期复查,清理术腔,防止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进水和感染。同时,应积极治疗鼻部和咽部的慢性炎症,以预防中耳炎的复发。对于儿童患者,应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避免呛奶引起中耳炎。对于老年人患者,应注意治疗可能导致中耳炎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如果出现耳痛、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应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滴耳,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