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膀胱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尿路梗阻、膀胱颈以下尿路梗阻等,特殊人群也易发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因治疗、抗菌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
急性膀胱炎是泌尿系统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病因包括:
1.细菌感染: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约占75%以上,其次为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2.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膀胱结石等,可导致尿液排泄不畅,细菌在膀胱内滋生繁殖,引起感染。
3.膀胱颈以下尿路梗阻:如输尿管反流、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可导致尿液反流,刺激膀胱黏膜,引起感染。
4.其他因素:如免疫力低下、性生活频繁、医源性因素等,也可增加急性膀胱炎的发病风险。
5.特殊人群:孕妇、免疫力低下者、老年人等人群,由于生理结构和免疫力的原因,更容易发生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避免憋尿。
2.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尿路梗阻等原发病。
3.抗菌药物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
4.对症治疗: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使用解痉止痛药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膀胱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转为慢性膀胱炎,甚至引起肾盂肾炎等并发症。因此,一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性生活,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