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发烧针(注射用赖氨匹林)可能出现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肝脏、心血管系统等不良反应,有药物过敏史等情况者需慎用。
发烧针一般指注射用赖氨匹林,是一种对症治疗药物,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如皮疹、瘙痒、荨麻疹等,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
2.消化系统损害: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偶可发生胃肠道出血;
3.血液系统损害:可有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泌尿系统损害:少数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甚至肾功能衰竭;
5.肝脏损害:少数患者可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
6.心血管系统损害:可有血压升高、潮红、心悸、胸闷等;
7.其他:个别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不良反应并非一定会发生,且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也存在差异。在使用发烧针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尤其是以下人群:
1.有药物过敏史者;
2.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
3.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出血者;
4.有出血性疾病史者;
5.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
6.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7.有高血压未控制者。
此外,使用发烧针期间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应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物,以免加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总之,发烧针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但使用时需要谨慎,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