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甲胎蛋白等项目,反映肝脏合成、代谢、解毒、凝血等功能,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种酶通常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水平升高提示肝功能异常。
2.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ALP主要来自于肝脏和骨骼,GGT则主要存在于肝胆系统,两者升高可能与肝脏或胆道疾病有关。
3.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的产物,若胆红素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黄疸,即肝胆系统疾病或溶血性疾病。
4.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ob):Alb由肝脏合成,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Glob则反映免疫功能,两者比值(A/G)异常可能提示肝脏疾病。
5.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这些指标反映了肝脏的凝血功能,PT/APTT延长提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可能存在肝硬化等疾病。
6.甲胎蛋白(AFP):AFP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癌,但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AFP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以及病史等综合分析,有时还需要进一步行肝脏B超、CT、MRI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此外,一些药物、饮酒、熬夜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因此在检查前应注意避免这些因素。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等,肝功能检查的项目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解读。
总之,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如有肝脏不适或疾病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