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5岁以下儿童常见传染病,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主要症状是发热、口腔疱疹、皮疹,少数患者会出现并发症,传播途径主要是密切接触、飞沫、消化道,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个人卫生,集体单位要加强晨检、通风消毒,患儿要及时就医隔离。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为3-5天。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密切接触、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等。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家长应注意保持儿童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同时,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患儿,做好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
如果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总之,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传染病,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加强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和治疗患儿,以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