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引起的,可通过补充相应维生素治疗,特殊人群需注意预防,同时应避免某些药物及疾病影响。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
对于叶酸缺乏者,其原因可能是摄入不足,如食物中缺乏新鲜蔬菜、过度烹煮等;吸收不良,如内因子缺乏、慢性腹泻等;需要量增加,如婴幼儿、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而对于维生素B12缺乏者,其原因主要为内因子缺乏,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如恶性贫血、胃大部切除术后等;摄入不足,如长期素食等;需要量增加,如寄生虫感染等。
此外,一些药物,如抗叶酸药物、抗癫痫药物等,也可能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某些疾病,如慢性肝病、尿毒症等,也可影响维生素B12的代谢,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对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通常采用补充维生素B12或叶酸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对于病因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肉类、蛋类、乳制品、绿叶蔬菜等。
对于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特别注意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以预防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生。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注意饮食、合理用药,定期检查,大多数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