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血液检查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小板计数升高等异常,但单靠血液检查可能无法确诊,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川崎病的血液检查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单靠血液检查可能无法确诊,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一般来说,川崎病的血液检查会出现以下异常:
1.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在10×10^9/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炎症反应。
3.血小板计数升高,可高达500×10^9/L以上。
4.血清转氨酶升高,提示肝功能损害。
5.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6.血清胆红素升高,提示肝功能损害。
7.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等。
8.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提示链球菌感染。
9.免疫球蛋白升高,尤其是IgM和IgG。
需要注意的是,川崎病的血液检查结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感染、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因此,在诊断川崎病时,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此外,对于川崎病的高危人群,如小于5岁的儿童、有川崎病家族史的儿童等,即使血液检查结果正常,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总之,川崎病的血液检查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不能单独依靠血液检查确诊,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对于高危人群,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