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哺乳期牙疼主要由胃火上炎、风火上攻、肾阴不足等引起,推拿治疗需专业医生指导,包括清胃经、揉内庭、揉颊车、掐合谷、揉太溪等穴位,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饮食清淡,严重需就医。
中医认为,哺乳期牙疼主要是由于胃火上炎、风火上攻、肾阴不足等原因引起的。推拿治疗哺乳期牙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清胃经:用拇指或食指、中指螺纹面着力,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称为清胃经。操作时,从拇指根部向指尖方向直推约300次。
2.揉内庭: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用拇指螺纹面着力,按揉300次左右。
3.揉颊车: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用双手拇指螺纹面按揉该穴位约300次。
4.掐合谷: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用拇指指甲掐按该穴位约300次。
5.揉太溪: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螺纹面着力,按揉300次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治疗哺乳期牙疼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在推拿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和时间,避免对哺乳期妇女和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哺乳期妇女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如果牙疼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