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打石膏的功效是固定骨折部位、缓解疼痛、限制活动和促进愈合。但使用时需注意皮肤过敏、开放性骨折、血液循环问题和神经损伤等禁忌证,按正确方法使用,并识别石膏外观、温度、肢体感觉和运动等变化,定期复查。
骨折后通常需要打石膏来固定骨折部位,以促进愈合和恢复功能。以下是关于骨折后打石膏的一些信息:
一、功效与作用
1.固定骨折部位:石膏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防止骨折部位移动,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2.缓解疼痛:石膏可以减轻骨折部位的疼痛和肿胀,帮助患者缓解不适。
3.限制活动:石膏可以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和加重骨折。
4.促进愈合:石膏可以创造一个有利于骨折愈合的环境,促进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
二、使用禁忌
1.皮肤过敏:对石膏或其中的成分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石膏。
2.开放性骨折:有开放性伤口或感染的骨折不适合使用石膏,需要进行清创和抗感染治疗。
3.血液循环问题:如果患者存在血液循环问题,如动脉硬化、血管栓塞等,使用石膏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应谨慎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神经损伤:骨折部位伴有神经损伤的情况,使用石膏可能会加重神经损伤,应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
三、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在使用石膏前,医生会对骨折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
2.制作石膏:医生会将石膏绷带浸泡在水中,使其变得柔软,然后按照骨折的形状和位置进行塑形。
3.缠绕石膏:将塑形好的石膏绷带缠绕在骨折部位,从一端开始逐渐缠绕,直到覆盖整个骨折部位。
4.调整和固定:缠绕好石膏后,医生会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确保石膏贴合紧密且固定牢固。
5.注意事项:在石膏固定期间,患者应注意保持石膏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受潮或受损。同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四、识别技巧
1.观察石膏外观:检查石膏是否有明显的变形、损坏或裂缝。
2.感觉石膏的温度:正常情况下,石膏应该感觉温暖,但不会过热。如果感觉石膏过热或有异常感觉,应及时告知医生。
3.注意肢体的感觉和运动:观察肢体的感觉是否正常,包括感觉麻木、刺痛或无力等。同时,注意肢体的运动是否受限或有异常。
4.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骨折愈合情况和石膏的状况。
总之,骨折后打石膏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禁忌证、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识别技巧。如果对石膏的使用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同时,在石膏固定期间,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